最近網上有一個很火的話題,網友們都在熱議對事不對人有沒有錯,到底應該不應該對事不對人,有人說因為做事的是人,人要開心才可以好好做事,但有人表示如果都對人那就會變成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樣是不公平的。
原則上沒錯,可有幾個人能理解你的對事不對人?而你自己又能保證不夾雜個人偏見和情感嗎?
人都是帶有情感和情緒的,道理都懂,可是真正落到自己身上,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尤其是我們這個人情社會。你客觀的提出問題,工作層面沒有問題,而人情方面絕對是有問題的。除非你是老板。否則別人早晚都會還回來。
因為你的對事不對人,別人心理肯定會有心結(我敢保證,能夠真正接受和理解的人并不多),肯定也會時刻盯著你,找你的錯誤和小毛病,然后以對事不對人的方式提出來。
但在現實的生活中,做到不對人是很少也很難做到,往往事與人是相綁起來的,我舉一個例子,你對他的事情有其他看法,隨著事情的慢慢變化,你也會對他這個人產生其他問題,所以做到對事不對人真的很少有。人都是有情緒的,如果能做到對事不對人的我很佩服他她。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到這樣。
多數情況下,“對事不對人”人們追求的是,只針對事情,錯或對,黑或白,評價或處置過程中很少滲雜個人情感因素,因而,絕大多數結果較為公正、客觀。其實,一個人,做人做事,是想得到好的結果還是壞的結果?如果想得到好的結果,就該學會跳出自我,嘗試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同時,亦應學會跳出已往的經驗和模式,嘗試從每個新的當下去分析和解決情況。
說白了,人是有成長性的,也正是因為人是成長的,我們才會去分析討論來獲得成長。如果否認了人是成長的,那么分析討論就沒有意義,因為ta該怎么做還是會怎么做。
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主動說出”對事不對人“這五個字,并不能夠證明你和說話對象的交流是建立在”對事不對人“這個認知上的。恰恰相反,這五個字一旦說出口,證明了:
要么你是認為你的行為很有可能會讓對方感覺你不是在“對事不對人”,想要說出來讓對方減少誤會。
積極情緒包含哪些?積極情緒的作用有哪些
積極情緒它能為人們的神經系統增添新的力量,能充分發揮有機體的潛能,提高腦力和體力勞動的效率和耐久力。那下面是為您帶來的積極情緒包含有哪些以及我們該如何克服消極情緒的(26)人閱讀時間:2023-05-11什么是消極情緒什么又是積極情緒?人的積極情緒有哪些
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一般認為,情緒是以個體愿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今天我們給大家要分享的是什么是消極(30)人閱讀時間:2023-05-11怎么判斷孩子是否有悲觀情緒?孩子出現消極情緒家長怎么做
在生活中,孩子對于自己感興趣而又想去做的事情總是猶猶豫豫,膽怯,害怕自己做不好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辭,不敢嘗試。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要多多觀察,看看孩子是不是有悲觀情緒,如果(10)人閱讀時間:2023-05-11孩子有悲觀情緒怎么辦?孩子悲觀情緒的來源
作為家長,應該不僅關注孩子的學習,還要關注孩子的心里健康成長和孩子的情緒,如果孩子有孩子有悲觀情緒怎么辦,我們要找到悲觀情緒的來源,了解和解決有悲觀情緒該怎么辦,以及要多了(5)人閱讀時間:2023-05-11